今年以来,紫阳县纪委监委紧盯重点关键,着力在三个方面发力,推动医疗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在自查自纠上发力,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县卫生健康局牵头,联合县医保局等4个单位印发《2023年深入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各医疗单位紧紧围绕主体责任对落实不到位、服务意识冷硬横推、违规审批甚至收取管理服务对象财物等问题逐条梳理、逐项对照,开展自查自纠,实现自查检视问题见人见事,推动医疗机构对照问题,压实责任,深入整改,全面落实。
在部门联动上发力,提高综合治理能力。督促县卫健局牵头成立医疗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明确参与部门职能职责,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问题整治链条式推进、工作规范化运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医保局针对医疗机构超范围诊疗、销售假冒伪劣药品、医保基金违规使用、欺诈骗保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整治,先后开展医药市场监督检查42次,查处医药行业违法案件4件;开展医保基金核查12次,收缴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25万元。
在监督问责上发力,督促问题真改实改。县纪委监委制发《医疗领域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成立监督检查工作专班,由一名县纪委常委担任专班组长,抽调相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镇纪委业务骨干组成监督检查组,将全县17个镇和4个县级医疗机构按地域分布划分成6个片区,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医疗领域专项整治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
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监督检查8轮次,发现问题64个,查处医疗领域作风问题案件2件,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