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有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作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全会通过的决议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历史主动精神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历史方位,顺应历史大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谋划历史宏图,勇于担当历史使命,主动开辟未来、推动历史持续进步。
凝聚历史主动,学懂弄通做实是关键
贯通历史节点,聚焦历史事件,可以更好了解前两次《决议》时代背景、历史缘由,一脉相承的全面系统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为个人事业发展奠定基础。透过“四史”,必将对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任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党员责任和义务。革命奋斗时期,一代代的革命先辈头可断、血可流,志气不能丢,在内外交困过程中,向强权霸权宣战,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坚定勇毅“打江山”,为子孙后代创造幸福生活。和平建设时期,以焦裕禄、王进喜、窦桂梅、杨善洲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发扬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在平凡的岗位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他们,为了社稷福祉,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了改善乡村生活面貌,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耕耘付出,做到了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树立历史主动思维,循序历史规律,不断推陈出新,把特定历史时期依据现实状况而制定的目标当作个人事业追求的“风向标”。当前,理应多想想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汲取了什么,面对现实又主动作为了多少,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时代要义和精神内涵,关键是把党的创新理论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把群众期盼与个人作为结合起来,把宣传思想文化“规定动作”与“创新动作”结合起来,持续提升党性修养和能力水平,努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找准位置,持续为个人成长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
拓展历史视野,坚定理想信念是重点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历史主动精神凝聚起“学习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共识,向各个阶段的历史学、向正反经验学、向成败得失学,敢于跳出条条框框,打破惯性思维,赓续思想认识,汇聚起历史主动的磅礴动力。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关键是把深入细致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党的创新理论,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落实在政治站位、思想意识、党性修养、能力水平等方面,从学习党的各个时期的政治理论中找到守正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让党的理论“天线”和岗位职责“地气”融汇贯通,结合工作实际来办实事、开新局,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实践的“风向标”。
汇聚历史力量,立足岗位尽责是关键
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关键历史节点,大力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以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态度努力工作,务必自觉把岗位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矢志不渝“创先进、争先锋、出一流”,始终把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的效果作为检验成果的重要手段,坚决完成县委理论中心组巡听旁听任务。具体来说,全力以赴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推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紧扣“一个根本”、做到“三个坚持”、理顺“四种关系”。“一个根本”就是,指导好各镇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紧扣以政治学习为根本任务,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首要任务,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以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目标的目的。“三个坚持”是:坚持夯实责任履职尽责、坚持依规治学制度管学、坚持结合实际推动工作。逐步理顺认识上学与干的关系、方式上“一与多”的关系、导向上“量与质”的关系、管理上“内与外”的4种关系,确保理论中心组学习准备充分、过程严谨流畅、结果运用合理。同时,激励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学习,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