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奋斗史,擘画了一副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唯有持续发扬不怕苦、肯吃苦精神,不负使命,不负韶华,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雨,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作为。
把握历史主动,笃定历史自信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善于用党的斗争历史映照现实,远观预判未来,既要从党的奋斗史、斗争史、发展史中读懂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成功的“时代密码”,又要善于把握历史主动,增强历史自觉,从历史大势中熟悉并适应“发展环境”;既要纵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要横向权衡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纷繁复杂的发展脉络中找到规律性的主流价值观。当前,坚定不移聚焦中省市县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全力以赴加速重大项目落地、营商环境改善等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善于迎难而上,坚守事业初心是党员干部开拓进取的务实举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群众诉求再小,也是“急难愁盼”,要敢于跳出思维定势出点子、想法子,要善于从理念上思想上行动上转换“频道”,真切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实事上,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惠民政策中抓关键、抓主流,推动“五大振兴”同频共振,满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持续增加群众收入,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所需所想所盼,时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鼓励党员干部迎着困难走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努力把自身“辛苦指数”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幸福指数”,帮助群众赢得发展先机。
研判潜在风险,增强过硬本领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治本之策。始终坚持把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作为党员干部不懈奋斗方向。做事有风险,过程需谨慎。无论是出台一项政策法规,还是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无论是查缺补漏的现实路径,还是提取亮点的经验做法,都需要全方位考量、多角度评价、深层次了解,汲取上级组织、基层群众、现实需要的评判意见,取其利弊而综合权衡,争取获得惠民利民最大“公约数”。始终树牢“底线”思维,以实打实地履职尽责,迎接各类风险挑战,从容不迫彰显新时代党员的硬核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