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康市紫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首页 / 信息动态 / 廉政时评 / 正文

雪鉴冰心:论廉洁三境

阅读次数: 作者: 梁悦 信息来源:紫阳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02-14
[字体:  ]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笔下的雪境,恰似人间至洁的隐喻。当六出飞花漫舞苍穹,世间万物皆披素氅,这天地间的留白处,正是廉洁最本真的注脚。

第一境·玉壶冰心

雪落无声处,自蕴乾坤清。观《帝京景物略》载:“雪后集玉泉山,但见琼树瑶岑,如入水晶世界。”这般澄明境界,恰是廉洁者的精神图腾。昔者杨震暮夜却金,四知台前清风满袖;今有王瑛铁面执纪,巴山红叶映丹心。正如《小窗幽记》所言:“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真正的廉洁,当如寒江独钓的蓑笠翁,任红尘万丈,独守心中玉壶冰心。

第二境·素履霜戒

雪覆千山时,凛然生戒惧。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至简之境,恰似廉洁者的处世圭臬。北宋包拯掷砚端州,墨池至今澄如镜;明代海瑞备棺进谏,风雪满城见孤忠。这让人想起《格言联璧》箴言:“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纪检监察干部当效雪中青松,虽负千钧之重,仍持劲节凌霜。

第三境·润物无声

雪融春泥处,大爱自无言。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幽微体察,恰应廉洁者的奉献之道。焦裕禄兰考治沙,将生命化作润泽盐碱地的春雪;谷文昌东山植绿,让赤岛遍生廉洁的种子。正如陆游《雪后苦寒》所悟:“旋融檐滴冻,乍脱岫云寒。”真正的廉洁从不需要锣鼓喧天,它如同深冬瑞雪,在寂静中孕育生机,于消融时滋养万物。

《周礼》有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廉洁精神便是华夏文明传承千年的礼器。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采薇风骨,到方志敏《清贫》中“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革命气节,廉洁基因始终在民族血脉中流淌。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当以雪为鉴、以冰为魂,在“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复杂环境中,永葆“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澄明之境,让廉洁之花在全面从严治党征程中傲雪绽放。

雪落三冬终化碧,廉生九域始成春。当每个纪检监察干部都成为一片晶莹的雪花,终将凝聚成涤荡腐败的暴风雪,孕育出政治生态的艳阳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