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建党百年,忽焉将至。一国之本系于治民,治民之要在于廉政。《三国志》有言:“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古训如此,今天的为政者亦复如此,当时刻以“清、慎、勤”约束自己。
清者,天下为公,清正廉洁。《楚辞》:“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意思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此之谓廉洁。为政者应清清白白,两袖清风。“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为政者当以清正廉洁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时常告诫干部同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心无百姓莫为‘官’”,不求尊官厚禄,但求无愧于民。为政者只有亲廉洁、远骄奢,亲公正、远私欲,才能取信于民。
慎者,谨慎自律,防微杜渐。谨慎自律要求为政者要“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要“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干部同志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诫自己戒贪止欲、严防腐败。要自觉遵守廉政原则,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决剔除腐败、特权思想。防微杜渐要求为政者要警钟长鸣,筑牢防腐拒变之堤。“勿以恶小而为之”,为政者要严以律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慎行、慎微、慎权、慎独;要坚守理想信念,不忘初心。
勤者,夙夜在公,勤政为民。为政者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利,就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心中,真正地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入了解民情民意,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此外,广大干部同志更要勤于学习,先贤有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无止境,每一个人都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与自己的学识深浅密切相连,为政者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学习而后方能知廉耻,辨是非,明法纪,举正义。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不无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廉政建设一直流淌在其中。“廉者,民之表也。”为政者当修“清、慎、勤”,清正廉洁、谨慎笃行、勤政为民。为政之策,清生廉,廉则治民,民安则振社稷;慎生威,威则立身,身正则定民心。倘于此,则社稷之幸,万民之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