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缺失者,疏于用权失责者,纪法观念模糊者,必然思想偏激、行动张扬、行为失范,诸如此类以偏概全一概而论的“任性者”,迟早会让你身陷囹圄。——题记
党员干部背离党的宗旨,“三观”扭曲异化变形,时常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甚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党的事业的同时,自身迟早会陷入被动局面。究其原因,还是法制观念淡薄,对待群众感情冷漠,缺乏对下负责的胸襟,为官行事的警惕性和纯洁性缺失所致。面对利益诱惑,有些人缺乏警惕而尽失操守,有些人疏于慎独慎微而任性而为,少数人盲目崇尚拜金主义而忽视了人民的切身利益,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类似不以规矩定“方圆”,肆意扰乱公序良俗,劣币驱逐良币更迭不已,固有的正义和平衡被打破,于是率性而为,飞扬跋扈,久而久之便失去了秉公用权的边界和底线。他们,有的曾经台前侃侃而谈,暗地撕毁光辉的“面纱”,干着不为人知的勾当;他们,有的口口声声说把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当作我们奋斗的动力,私下却暗度陈仓,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们,有的忘记了曾经谦和的待人处事,丢掉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东窗事发之后,就是他们声泪俱下、幡然醒悟之时。他们失去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失去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抱负,失去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失去了对曾经美好的珍惜,给我们再次敲响了廉洁警钟。
事实证明,党员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人民的制裁,变成人民的罪人。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春韶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各级党员干部务必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为德,常记公仆真本色,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
首先要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排忧解难的需要。自觉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践行践诺为群众谋利益。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不断增强自律意识、监督意识,始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其次要勤政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思想境界提升离不开躬耕自省。对于党风廉洁教育,各级党员干部容不得半点含糊,需要自觉践行各项制度规章,以实际行动影响更多人知荣耻、树新风、促和谐。最后要廉洁自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切不可拥权自傲,居高临下,时刻牢记修身立德,切实强化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革新,淡泊明志,固守节操,洁身自好,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守得稳初心,永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