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康市紫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文学 / 正文

紫阳“茶与廉”

阅读次数: 作者: 钟长江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5
[字体:  ]

茶文化是紫阳传统文化精华之一,历史悠远、博大精深,它集儒家、道家、佛家的哲理思想于一体,并以“和”的思想为内核,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思想和“茶德”精神,并在“禅茶一体”的茶文化发展进程中,以其淡泊、自然、本真、慎独、修己的茶道思想为特征,形成了“茶廉”文化。

茶文化中的茶道思想可以归纳为“廉、美、和、敬”,较好地传递出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修行、以“茶”育德的功能和效用。其“廉、美、和、敬”的茶道思想与我国的廉政文化有不谋而合之处,其中:“廉”主要是指品茗者品性的廉洁清白;“美”主要是品茗者对于洁其身而正其心的追求;“和”则寓意中国传统哲理中的“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追求天和、地和、人和的完美境界;“敬”品茗者在饮茶时的茶礼、茶风茶俗等,“以茶代酒”,推崇君子之风。在茶道思想的表述之中,流露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清静、淡泊、内省、修身”的思想和追求,对于人们的性情的熏陶有极大的裨益,同时,在茶道思想的追随和引领下,还可以使品茗者达到陶冶情操、袪除杂念的功效和目的。

由此可见,茶道思想推崇清正、俭朴,显现出与廉政文化的高度统一性和契合性。几千年来,人们流传了诸多与“茶”相关的廉政格言,如:“一杯清茶问今古,两袖清风为苍生”、“茗溢芳醇满天地,人修廉洁和乾坤”等,流露出中国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良好风尚和习气。早在春秋时期,在《晏子春秋》一文中,就有“以茶为廉”的表述,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晏婴以茶为廉,饮食节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之中饮茶之风流行,推崇清廉之风,提出了“以茶养廉”的风尚,士大夫们相互宴请之间都以茶和果品相敬,以示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之意。

在“茶廉”文化的思想之中,倡导性本清净的思维方式,秉持以德服人的政治哲学,讲求顺世直心的处世之法,推崇止恶行善的价值取向,主张善待百姓的平等之心,遵循淡泊乐观的处世原则,信守慎独节俭的人生信条,修炼反躬修己的道德品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