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康市紫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首页 / 信息动态 / 廉政时评 / 正文

改作风不可一蹴而就

阅读次数:1041 作者: 叶立刚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22
[字体: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驰而不息、落实落细,着力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切实解决了一大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少数部门仍然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思想倾向。细想而来,无论是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还是服务群众、工作落实,抑或会议招待、担当尽责等,甚至连公务接待都摒弃不了形式主义的“影子”。不想担当、不愿负责,敷衍应付、作风飘浮,多头重复向基层摊派,执行政策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典型问题,仍然消耗了基层干部的大量精力。

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宣战”迫在眉睫。在脱贫成效冲刺的道路上,必须保持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政治敏锐,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持问题导向,一个一个去解决。一是务必在强化政治自觉上持续用力。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抓学习,及时用领袖指示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及时抓好上级指示要求和政策法规学习,特别是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及时对表对标,努力做到与上级步调一致、同频共振,与政策法规合拍合节。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好“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有效办法,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果。二是务必在突出以上率下上持续用力。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一言一行必须作为反”四风”、正作风的“风向标”,切实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更多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坚持“常态抓教育、刚性抓执行、从严抓问责”的总体思路,采取“畅通民主渠道,强化群众监督;发挥组织功能,强化党内监督;严格纪律检查,强化纪检监督”的办法,构建对各级党员干部全方位全天候监督的管理体系。发挥党内生活的熔炉作用,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抢抓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课教育等时机,抓好政策法规学习,强化纪律观念,不断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务必在督导问责落实上持续用力。认真梳理近几年推进作风建设成果,力求把成功做法经验化、零散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建立完善的管人、管物、管事的制度措施,切实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持续营造高压严管态势,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采取明查暗访方式,对履职尽责、遵守纪律、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工程招投标、干部选拔任用、资金使用管理、公务车辆管理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注重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