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康市紫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首页 / 信息动态 / 廉政时评 / 正文

永远跟党走 共筑复兴路

阅读次数: 作者: 田厚锐 信息来源:紫阳县委巡察办 发布时间:2021-04-20
[字体:  ]

从“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红船精神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长征精神,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改革开放精神,再到如今“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脱贫攻坚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穿越“枪林弹雨”、跨过千山万水,走进了“繁花似锦”的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了我们“不忘初心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忆“峥嵘岁月”中,品传承、增动力、开新局。

忆往昔峥嵘岁月,雄关漫道真如铁,浴血奋战向前进

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旧中国,中国人民陷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苦难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二次国共内战。党领导人民发起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创建了人民的军队;面对国民党五次“围剿”,开启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百团大战,以及遍布全国的敌后游击战争为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大战役”等,党指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共计歼灭和收编国民党军队500余万。无数革命先烈,如李大钊、项英、夏明翰、董存瑞......也都在这场前赴后继的伟大斗争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为波澜壮阔历史长河中的一点点星光。中国共产党人即使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精神不灭。

看今朝繁荣昌盛,人间正道是沧桑,前赴后继砥砺行

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从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带领人民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执政初期面临的考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制定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出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展发生历史性变革,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民族力量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让世界看见了“中国力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迈向了“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

望未来任重道远,长风破浪会有时,继往开来铸辉煌

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无论是南湖红船上点亮希望的年轻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还是改革开放后一往无前、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们,都是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爱党爱国的深情厚意。站在“两个一百年”的时代交汇处,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当代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更应该向先辈看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韧劲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书写继往开来新篇章。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缅怀革命英雄、致敬建设楷模,将内心深处的崇敬之情转化为无穷动力,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征程上,牢记永远跟党走,勇当知重负重、善作善成的时代弄潮儿,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路上铸就辉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